包头市劳动者工资保障条例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14:36:57   浏览:927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包头市劳动者工资保障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大常委会


包头市劳动者工资保障条例

(2004年10月29日包头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2004年11月26日内蒙古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保障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民办非企业
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本市国家机关、事业
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的约定,
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
延长工作时间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供求状况,通过定期发布劳
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执行工资指导线、建立工资支付监督预警制度、监督实施劳动
者最低工资
标准等措施,对本市劳动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由。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行业工资信息、自身经营平均与劳动者协商,
合理确定和调整工资支付标准,按
时足额支付工资。
劳动者应当忠于职守,诚实劳动,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用人单位利益,依法取得劳
动报酬。

第五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工资支
付的监督管理工作。
人事、工商、财政、银行、建设、公安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工资支
付监督管理工作。
各级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进行监督。

第二章 工资支付

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制定工资支付制度,并向本单位劳动者公布,同时报劳
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用人单位应实行集体协商制度,与劳动者进行集体协商,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用人单位应当逐步建立工资预留账户制度。

第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单位的工
资支付制度,明确约定劳动者所在岗
位相对应的工资支付标准、支付时间、违约责任和双方约定的其他工资事项。
企业工会应当指导职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第八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等非货币形式支付。

第九条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并向劳动者本人提供支付清单。
劳动者本人领取工资,应当办理签收手续。劳动者本人因故本能领取工资时,可以
书面委托他人代领。用人单位委托银
行代发工资的,应当将工资按时足额存入劳动者本人账户。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应当编制工资支付清单。工资支付清单必须
载明支付单位、支付时间、支付对
象、工作天数、加班时间、应发的项目和金额、扣除的项目和金额、支付对象签名等事
项。工资支付清单应当按照有关规定
保存备查。
用人单位不得伪造、变造、隐匿、销毁工资支付清单及相关资料。
劳动者有权查询本人工资支付清单及相关资料。劳动者对工资清单提出异议的,用
人单位应当予以答复。

第十二条 用本单位应当每月至少向劳动者支付一次工资。
实行月工资制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工资支付制度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
日期支付工资。
实行年薪制或者按考核周期支付工资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或者每月不低于当
地最低工资标准预付工资,年终或者
考核周期届满时结清。
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周、日、小时为周期支付工资。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一个月的一
次性临时劳动,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双
方的约定,在劳动者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或者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之日起计
发劳动者工资。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工资计发到劳动合同终止或者解
除之日,并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3日内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十四条 劳动者依法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正常劳动后,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
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拖欠或者克扣。

第十五条 除下列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扣减劳动者工资:
(一)代扣、代缴的劳动者本人工资的个人所得税;
(二)应当由劳动者个人担负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三)人民法院要求协助执行判决、裁定由劳动者负担的抚养费、瞻养费、扶养费
和其他债务;
(四)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劳动合同明确约定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由用人单位从劳动者工资中代扣或者代缴的其他费用。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正常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
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四十四条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用人单位除外。

第十七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产假、节育手术
假、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
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工资。
劳动者因工负伤医疗期间的工资或者工伤津贴按照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执行。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进行医疗,在国家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
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的百分之八十支付工资。

第十八条 劳动者涉嫌违法犯罪被依法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或者受到限制
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的,用人单位可
以不支付其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的工资。
劳动者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适用缓刑或者被取保候审、监外执行,劳动关
系未解除且提供了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
资。

第十九条 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停工、停产、歇业,未超过一个月的,用人单位应
当按照国家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
工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月未安排劳动者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市城
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支付生活
费,直至解除劳动关系为止。

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暂时无法按照工资支付制度规定或者劳动合
同约定的时间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的,应当事先或者在逾期之日起3日内,经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协商一致后,向劳动者
说明情况,可以延期支付工资;但最
长不得超过30日。

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合并或者分立时,未能清偿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变更后的
单位清偿原单位所拖欠的劳动者工
资。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依法破产或者关闭、解散进行清算时,清算组织应当依照有
关法律规定的清偿顺序,首先支付所
欠劳动者工资。

第二十三条 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企业等单位违法将工程发包、分包或者转包给
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或者不具备相应资
质条件的组织或者个人,该组织或者个人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发包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垫
付拖欠工资。发包、分包、转包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十四条 工程项目业主违反合同约定拖欠工程款,致使承包单位拖欠劳动者工
资的,工程项目业主应当以拖欠工程款数额为限,向承包单位的劳动者垫付所欠工资。


第三章 监督与管理

第二十五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工资支付监督预警制度,对发生拖欠或者
克扣工资行为的用人单位,将其不良
行为记人档案,视其拖欠工资情况分别列入监控和警示名单。
被监控、警示的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书面报告工资支付情况。

第二十六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制度实行分级分类备案管理,
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
定。

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二)支付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三)拖欠或者克扣劳动者工资的;
(四)拒不支付或者不足额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五)法定代表人或者经营负责人逃匿或者转移财产,可能影响劳动者工资支付
的;
(六)以实物、非货币形式支付工资的;
(七)其他工资支付违法行为。

第二十八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工资支付投诉举报制度,设置投诉举
报接待室和信箱,公布举报电话,为
投诉举报人提供便利条件。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作是否立案的决定;力案后应
当及时依法调查处理,在60日内
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

第二十九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查处投诉举报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违法行为案件
时,用人单位在接到通知10日内提供
有关工资支付的相关资料。逾期不能提供或者拒绝提供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
劳动者的投诉以及相关证据依法处
理。

第三十条 劳动保障、建设等行政部门进行年检,应当将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作
为年检的内容。对有拖欠或者克扣劳
动者工资等违法行为的用人单位暂缓通过年检。
建设行政部门应当将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作为建筑施工企业中标条件之一。


第三十一条 各级工会组织发现用人单位有拖欠或者克扣工资等违法行为的,应当
要求其改正。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
工会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行政处理建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作出处
理。

第三十二条 劳动保障、工商、银行等部门应当将用人单位拖欠或者克扣劳动者工
资和严重干扰、阻挠、抗拒监督检查
等违法行为,记入企业诫信评价信息系统,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三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争议的,可以协商解决,可以依法
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
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2000元
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一)未制定、公布工资支付制度的;
(二)未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资制度备案的;
(三)拒绝向劳动者本人提供工资支付清单的;
(四)未保存工资支付清单的;
(五)被列入监控和警示名单未定期书面报告工资支付情况的;
(六)以实物等非货币形式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伪造、变造、隐匿、销毁工资支付清单和相关资料的,由劳
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
改正,并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处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
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建设、施工总承包企业等单位违反第二十三条规定,非法将工程发
包、分包或者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
格或者资质条件的组织或者个人,工程项目业主违反第二十四条规定,致使承包单位拖
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
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
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
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
按照应付金额的50%以上1倍以下的
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支付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二)拖欠或者克扣劳动者工资的;
(三)拒不支付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未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
定时工作制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
其补办审批手续,并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拒不执行的,对用人单位
处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 变更后的用人单位违反第三十一条规定,未清偿所拖欠劳动者工资
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
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无理阻烧、抗拒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其监察人员监督检查或者
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劳动保障行政
部门视其情节轻重,处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违反治安管理的,移交公安机
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不按照本条例规定履行监督
与管理职责,玩忽职守、滥用职权、
徇私舞弊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中所称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在法定工作
时间内提供的劳动。

第四十三条 克扣工资是指除本条例第十五条以外,用人单位未按照工资支付制度
和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
资的行为。
拖欠工资是指除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和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情形外,用人单
位延期支付工资的行为。

第四十四条 劳动者的日工资按照国家工时制度的规定,每月以平均工作时间
20.92天折算,小时工资按日工资除以8
小时折算。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所称社会活动包括:依法参加选举;出席乡(镇)以上党委、
人大、政府、政协、人民团体和各党
派召开的会议;出庭作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的有关活动。

第四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重庆市契税征收实施办法

重庆市人民政府


第 28 号





《重庆市契税征收实施办法》,已经1998年6月1日市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市 长





   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七日





   重庆市契税征收实施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转移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承受的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和个体经营者及其他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契税。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是指《条例》、《细则》所规定的行为。





第四条 本市契税税率统一为3%。





第五条 契税的计税依据除按《条例》、《细则》规定执行外,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并且无正当理由的,或者所交换土地使  用权、房屋的价格的差额明显不合理并且无正当理由的,由征收机关参照市场价格核定。





第六条 契税应纳税额,依照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税率和第五条规定的计税依据计算征收。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应纳税额以人民币计算。转移土地、房屋权属以外汇结算的,按照纳税义务发生之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率中间价折合人民币计算。





第七条 契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为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

经批准减征、免征契税的纳税人改变土地、房屋用途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改变用途的当天。





第八条 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税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在核定的期限内缴纳契税。





第九条 减征或者免征契税除按《条例》、《细则》所规定执行外,对土地、房屋被国家征用、占用后,按相等面积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免征契税。超出原面积的部分仍需征收契税。

《细则》第十二条第六款所规定减征或者免征契税的具体范围,由区市县征收机关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意见,报重庆市财政局审核批准。

第十条 契税的减免必须按本办法规定的审批权限执行,契税减免额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下的,由区市县财政部门审核批准;超过10万元减免额的,由区市县财政部门提出减免方案报重庆市财政局审核批准。

第十一条 纳税人符合减征或者免征契税条件的,应当在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或者取得其他合法凭证后10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税征收机关办理减征或者免征契税手续。

第十二条 纳税人办理纳税事宜后,契税征收机关应向纳税人开具契税完税凭证。

第十三条 纳税人应当持契税完税凭证或者契税减、免证明和其他规定的文件材料,依法向土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有关土地、房屋权属变更登记手续。

纳税人未出具契税完税凭证或者契税减、免证明和其他规定的文件材料的,土地、房产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土地、房屋的权属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四条 土地、房产管理部门应当向契税征收机关及时提供办理土地、房屋权属变更登记手续的有关资料,包括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所支付的货币、实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建筑面积、使用面积、成交价格、土地出让费用及其他与契税有关的资料和数据,并协助契税征收机关依法征收契税。





  第十五条 纳税人已缴纳税款,但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未成事实而申请退税的,经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审核确认,应当准予退税。





  第十六条 契税征收机关为土地、房屋所在地的财政机关。

  在征收机关征收力量不足的地区,经重庆市财政局批准,可委托土地、房产管理部门和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等有关单位代征契税。

  代征单位应当向委托机关申报领取代征的有关税票和凭证,定期报送契税征收的有关资料。代征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参照重庆市财政局印发的《重庆市农业四税委托代征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契税代征单位的代征手续费,按财政部的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契税的征收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条例》、《细则》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具体实施中的问题由重庆市财政局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税收 管理 命令





  报送:国务院,市人大常委会。





  分送:万州、黔江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市委各部门,市政协办公厅,市高法院,市检察院,重庆警备区。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1998年6月24日印发





  (共印350份)


财政部关于印发《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费用测算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费用测算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
财企(2001)175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各中央企业集
团:
为做好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破产经费测算工作,确保职工安置和企业关闭破产的顺利进行,现将《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费用测算办法》印发给你们。执行中如有什么问题,请函告我部。

附件1: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费用测算办法
一、关闭破产费用测算对象
凡经国务院批准,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通知规定按《研究辽宁部分有色金属和煤炭企业关闭破产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1999〕33号)实施关闭破产的非资源枯竭矿山中央企业,具体包括:中央下放地方管理的有色金属工业、商贸企业,中央军工企业,中央党政机关脱钩企业,军队武警政法机关移交企业等,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在关闭破产实施前,均应按本办法规定进行关闭破产费用测算。
二、关闭破产费用测算依据
关闭破产费用测算以《研究辽宁部分有色金属和煤炭企业关闭破产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1999〕33号文件)和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及下放的煤炭、有色金属企业关闭破产实施办法〉的通知》(〔2000〕32号文件)为主要依据。
三、测算内容及测算方法
(一)经常性费用
1.1~6级工伤、工残人员费用。人数要按照规定的标准(国家标准GB/T16180-1996)进行等级鉴定后确定,费用按照《关于发布〈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劳部发〔1996〕266号)文件的规定计算。但应扣除其中一次性支付的异地安置费和搬家补助费。
2.抚恤人员费用,按照抚恤人员数和各类抚恤人员抚恤标准计算。
3.退养家属工费用,按照退养家属工人数和规定的退养费用标准计算。
(二)一次性费用
1.清算费用
(1)诉讼费,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法发〔1999〕21号文件规定计算,最高不超过10万元。
(2)资产评估、审计费用,按有关规定的计费标准计算(《关于发布〈资产评估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价费字〔1992〕625号文等)。
(3)清算组人员费用及办公费用,根据关闭破产企业在职职工人数规模计算,具体标准如下:
在职职工人数 清算费金额
1000人以下 10万元
1001~2000人 20万元
2001~3000人 30万元
3001~4000人 40万元
4001~5000人 60万元
5001~10000人 80万元
10001人以上 100万元
(4)清算期间的维护费,根据关闭破产企业在职职工人数规模计算确定,具体标准如下:
在职职工人数 维护费金额
1000人以下 20万元
1001~2000人 40万元
2001~3000人 60万元
3001~4000人 80万元
4001~5000人 100万元
5001~10000人 150万元
10001人以上 200万元
(5)清算期间职工生活费,按在职职工人数计算。凡有财政拨付亏损补贴的企业,由企业用亏损补贴发放;没有亏损补贴的企业,按照3个月的破产清算期和当地规定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补助标准计算。
2.职工安置费
(1)全民职工一次性安置费,以企业所在地级市上年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
(2)合同制职工经济补偿金,按每满1年工龄发1个月本人上年工资的标准计算。
3.移交设施补助费
企业移交的学校、医院、公安和供电、供水、供暖等生活和公用服务部门的费用,按照上年实际支付的人员经费和日常运行费用,计算3年。
4.社会保险费
统筹项目内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分别按企业上年缴费工资总额的25%和6%计算10年,再折半核定。
5.拖欠的费用
(1)拖欠职工工资,按企业财务决算报告中的实际拖欠工资数填列。但财政拨付亏损补贴的企业,当年度的拖欠工资由亏损补贴支付,不得计入在内。
(2)拖欠抚恤金、伤残补助金、丧葬费,按企业财务决算报告中的实际拖欠数填报。
上述两项费用按企业和所在地区困难程度适当予以解决。
(三)资产变现收入
资产变现收入按附表F03表的要求测算填报,填表必须要符合实际。固定资产变现率不得低于固定资产总额的8%,流动资产变现率不得低于流动资产总额的15%。
土地变现收入也要据实测算填报。
(四)亏损补贴基数
按财政上年拨付的实际亏损补贴数填报。用3个年度的亏损补贴总额作为破产费用的资金来源。
(五)资金缺口的计算
分三种方式计算:
1.企业有财政亏损补贴基数的,按〔一次性费用-资产变现收入-(亏损补贴基数-经常性费用)×3〕计算。
2.当企业财政亏损补贴基数小于经常性费用时,按〔一次性费用-资产变现收入-(亏损补贴基数-经常性费用)×10〕计算。
3.企业没有财政亏损补贴基数的,按(经常性费用×10+一次性费用-资产变现收入)计算。
四、测算工作要求
关闭破产费用测算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企业主管单位组织关闭破产企业进行测算。如实填报《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费用测算表》(F01表)、《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基础数据表》(F02表)、《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资产变现情况表》(F03表),并编制费用测算详细说明。
五、测算方案的审核确认
企业关闭破产费用测算方案,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企业主管单位初审后报财政部审核确认。
审核时,企业必须提供以下材料:
1.企业破产实施前一年度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包括相关经费的明细表:其他应付款科目余额明细表、应付工资科目余额明细表、应收账款明细表等。
2.市统计局出具的企业所在地级市上年度企业职工年工资水平的证明材料。
3.市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企业所在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补助标准证明材料。
4.资产评估、审计的计费依据文件。
5.移交医院、学校、公安、供电、供水、供暖等生活和公用服务单位费用的详细材料,包括:移交资产明细表、收入和支出分类明细表。
6.其他需要说明的材料。
7.费用测算表的计算机软盘(excel)。

附1:

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费用表
F01表
填报单位: 单位:万元
---------------------------------------
| 项 目 | 序号 |申报数|审核数| 备 注 |
|------------------|----|---|---|-----|
|一、经常性费用 | 1 | | | |
|------------------|----|---|---|-----|
|1.1~6工伤、工残及职业病人员费用| 2 | | | |
|------------------|----|---|---|-----|
|2.抚恤人员费用 | 3 | | | |
|------------------|----|---|---|-----|
|3.退养家属工费用 | 4 | | | |
|------------------|----|---|---|-----|
|二、一次性费用 | 5 | | | |
|------------------|----|---|---|-----|
|(一)清算费用 | 6 | | | |
|------------------|----|---|---|-----|

|1.诉讼费 | 7 | | | |
|------------------|----|---|---|-----|
|2.评估审计费用 | 8 | | | |
|------------------|----|---|---|-----|
|3.清算组人员费用 | 9 | | | |
|------------------|----|---|---|-----|
|4.清算期间维护费用 | 10 | | | |
|------------------|----|---|---|-----|
|5.清算期间职工生活费 | 11 | | | |
|------------------|----|---|---|-----|
|(二)在职职工安置费 | 12 | | | |
|------------------|----|---|---|-----|
|1.全民职工 | 13 | | | |
|------------------|----|---|---|-----|
|2.合同制职工 | 14 | | | |
|------------------|----|---|---|-----|
|(三)移交设施补助费用 | 15 | | | |
---------------------------------------

---------------------------------------
| 项 目 | 序号 |申报数|审核数| 备 注 |
|------------------|----|---|---|-----|
|1.学校 | 16 | | | |
|------------------|----|---|---|-----|
|2.医院 | 17 | | | |
|------------------|----|---|---|-----|
|3.公安 | 18 | | | |
|------------------|----|---|---|-----|
|4.供水、供暖等生活和公用服务部门 | 19 | | | |
|------------------|----|---|---|-----|
|5.供电 | 20 | | | |
|------------------|----|---|---|-----|
|(四)社会保险费用 | 21 | | | |
|------------------|----|---|---|-----|
|1.基本养老保险费 | 22 | | | |
|------------------|----|---|---|-----|
|2.基本医疗保险费 | 23 | | | |

|------------------|----|---|---|-----|
|(五)拖欠的费用 | 24 | | | |
|------------------|----|---|---|-----|
|1.拖欠职工工资 | 25 | | | |
|------------------|----|---|---|-----|
|2.拖欠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 | 26 | | | |
|------------------|----|---|---|-----|
|3.拖欠抚恤、伤残、丧葬费 | 27 | | | |
|------------------|----|---|---|-----|
|三、资产变现收入 | 28 | | | |
|------------------|----|---|---|-----|
|四、土地变现收入 | 29 | | | |
|------------------|----|---|---|-----|
|五、亏损补贴基数 | 30 | | | |
|------------------|----|---|---|-----|
|六、资金缺口 | 31 | | | |
---------------------------------------

附2:

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基础数据表
F02表
填报单位:
---------------------------------------
| | | | 其 中 |
| 项 目 | 序号 |合 计|-------|
| | | |全民工|合同工|
|--------------------|----|---|---|---|

|一、人员情况(人) | 1 | | | |
|--------------------|----|---|---|---|
|(一)在职职工 | 2 | | | |
|--------------------|----|---|---|---|
|1.移交社会单位职工 | 3 | | | |
|--------------------|----|---|---|---|
|(1)学校 | 4 | | | |
|--------------------|----|---|---|---|
|(2)医院 | 5 | | | |
|--------------------|----|---|---|---|
|(3)公安 | 6 | | | |
|--------------------|----|---|---|---|
|(4)供电 | 7 | | | |
|--------------------|----|---|---|---|
|(5)供水、暖等生活和公用服务部门 | 8 | | | |
|--------------------|----|---|---|---|
|2.1~6级工伤、工残人员 | 9 | | | |
|--------------------|----|---|---|---|
|3.执行提前5年退休政策人员 | 10 | | | |
|--------------------|----|---|---|---|

|4.一次性安置的职工 | 11 | | | |
|--------------------|----|---|---|---|
|(1)合同制前全民职工 | 12 | | | |
|--------------------|----|---|---|---|
|(2)合同制职工 | 13 | | | |
|--------------------|----|---|---|---|
|(二)离退休人员 | 14 | | | |
|--------------------|----|---|---|---|
|(三)抚恤人员 | 15 | | | |
|--------------------|----|---|---|---|
|(四)退养家属工 | 16 | | | |
|--------------------|----|-----------|
|二、关闭破产企业上年有关费用(万元) | 17 | |
|--------------------|----|-----------|
|(一)工资及生活费总额 | 18 | |
|--------------------|----|-----------|
|1.在职职工工资总额 | 19 | |
---------------------------------------

---------------------------------------
| | | | 其 中 |
| 项 目 | 序号 |合 计|-------|
| | | |全民工|合同工|
|--------------------|----|-----------|
|2.下岗职工生活费总额 | 20 | |
|--------------------|----|-----------|
|(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 | 21 | |
|--------------------|----|-----------|
|1.统筹项目内养老金 | 22 | |
|--------------------|----|-----------|
|2.统筹项目外养老金 | 23 | |
|--------------------|----|-----------|
|(三)1~6级工伤、工残年费用 | 24 | |

|--------------------|----|-----------|
|(四)退养家属工年费用 | 25 | |
|--------------------|----|-----------|
|(五)移交学校年费用 | 26 | |
|--------------------|----|-----------|
|(六)移交医院年费用 | 27 | |
|--------------------|----|-----------|
|(七)移交公安年费用 | 28 | |
|--------------------|----|-----------|
|(八)供水、暖等生活和公用服务部门年 | | |
| | 29 | |
| 费用 | | |
|--------------------|----|-----------|
|(九)供电年费用 | 30 | |
|--------------------|----|-----------|
|(十)养老统筹缴费工资总额 | 31 | |
|--------------------|----|-----------|
|三、计算破产费用有关标准(元/年) | 32 | |
|--------------------|----|-----------|
|(一)所在地级市企业上年职工平均工资 | 33 | |

|--------------------|----|-----------|
|1.所在地级市企业上年在职职工年平均 | | |
| | 34 | |
|工资 | | |
|--------------------|----|-----------|
|2.所在地级市企业上年下岗职工基本生 | | |
| | 35 | |
|活费标准 | | |
|--------------------|----|-----------|
|(二)上年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 | 36 | |
|--------------------|----|-----------|
|1.上年本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 37 | |
|--------------------|----|-----------|
|2.上年本企业下岗职工平均基本生活费 | 38 | |
|--------------------|----|-----------|
|(三)本企业合同制职工平均工龄(年) | 39 | |
---------------------------------------

附3:

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资产变现情况表
F03表
填报单位: 单位:万元
-----------------------------------------------------------
| | |上年年末| 减: | 减: |待变现 | 预计 | 变现率(%) |
| 资产项目 | 序号 | | | | | |-----------|
| | |数 额|不良资产|移交资产|破产资产|变现价值|占总资产|占待变现资产|
|---------------|----|----|----|----|----|----|----|------|
|一、流动资产 | 1 | | | | | | | |
|---------------|----|----|----|----|----|----|----|------|
|1.货币资金 | 2 | | | | | | | |
|---------------|----|----|----|----|----|----|----|------|
|2.短期投资 | 3 | | | | | | | |
|---------------|----|----|----|----|----|----|----|------|
|3.应收票据 | 4 | | | | | | | |
|---------------|----|----|----|----|----|----|----|------|
|4.应收账款净额 | 5 | | | | | | | |
|---------------|----|----|----|----|----|----|----|------|
|5.预付账款 | 6 | | | | | | | |
|---------------|----|----|----|----|----|----|----|------|
|6.应收补贴款 | 7 | | | | | | | |

|---------------|----|----|----|----|----|----|----|------|
|7.其他应收款 | 8 | | | | | | | |
|---------------|----|----|----|----|----|----|----|------|
|8.存货 | 9 | | | | | | | |
|---------------|----|----|----|----|----|----|----|------|
|9.待摊费用 | 10 | | | | | | | |
|---------------|----|----|----|----|----|----|----|------|
|10.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 11 | | | | | | | |
|---------------|----|----|----|----|----|----|----|------|
|11.其他流动资产 | 12 | | | | | | | |
|---------------|----|----|----|----|----|----|----|------|
|二、长期投资 | 13 | | | | | | | |
|---------------|----|----|----|----|----|----|----|------|
|三、固定资产 | 14 | | | | | | | |
|---------------|----|----|----|----|----|----|----|------|
| 固定资产原值 | 15 | | | | | | | |
|---------------|----|----|----|----|----|----|----|------|
| 减:累计折旧 | 16 | | | | | | | |

|---------------|----|----|----|----|----|----|----|------|
| 固定资产净值 | 17 | | | | | | | |
|---------------|----|----|----|----|----|----|----|------|
| 在建工程 | 18 | | | | | | | |
|---------------|----|----|----|----|----|----|----|------|
|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 | 19 | | | | | | | |
|---------------|----|----|----|----|----|----|----|------|
|四、无形及递延资产 | 20 | | | | | | | |
|---------------|----|----|----|----|----|----|----|------|
|1.无形资产 | 21 | | | | | | | |
|---------------|----|----|----|----|----|----|----|------|
|2.递延资产 | 22 | | | | | | | |
|---------------|----|----|----|----|----|----|----|------|
|五、土地 | 23 | | | | | | | |
|---------------|----|----|----|----|----|----|----|------|
|合 计 | 24 | | | | | | | |
-----------------------------------------------------------

附4:

二○○ 年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
关闭破产费用测算方案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法人代表:
财务负责人:
企业地址:
报送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2:《研究辽宁部分有色金属和煤炭企业关闭破产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1999〕33号)摘要
一、关于在职职工安置费标准问题
(一)对1986年7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合同制职工,按原劳动部《关于印发〈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通知》(劳部发〔1994〕481号)规定,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二)对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前参加工作的全民所有制职工,按《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4〕59号)和《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发〔1997〕10号,以下简称《补充通知》)的规定,一次性发放相当于所在城市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收入3倍的安置费。
二、关于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问题
(一)关于辽宁省提出的全省煤炭、有色金属行业统筹下放后形成的养老金缺口问题。鉴于煤炭企业提取的养老保险基金已按主管部门规定的比例列入成本,企业由此出现的亏损已在煤炭企业下放时由中央财政核定了亏损补贴基数,因此,中央财政给予的亏损补贴应首先用于弥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有色金属企业也比照此办法执行。具体办法由财政部商劳动保障部、煤炭局、有色金属局和辽宁省制定。若弥补后仍有缺口,由财政部、劳动保障部核实并提出解决办法,报国务院决定。
(二)对企业关闭或破产后统筹项目内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来源问题,分别按企业在职职工年工资总额25%和6%的比例计算10年,再折半(考虑到需安置的职工中约有50%的人员能够实现再就业)核定,拨付给社会保险机构。对统筹项目外的费用,原则上不予考虑。
三、关于企业拖欠的职工工资问题
对破产企业拖欠的职工工资,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中央财政原则上不予补贴。对关闭企业拖欠的职工工资,企业本身不是法人单位的,由法人单位逐步解决;企业本身是法人单位的,按破产企业办法处理。对困难较大的企业,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四、关于企业关闭或破产涉及的集体所有制职工(包括混岗职工)安置问题
按《关于辽宁省部分有色和煤炭企业关闭、破产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国办秘函〔1999〕19号)执行,即由当地政府按有关法规负责安置。
五、关于煤炭三产贷款项目是否与煤矿一起整体破产问题
对于效益好、能够继续经营的独立法人企业,予以保留;对于亏损严重、确需破产的企业,可按法人单位实施破产,独立清算,破产企业财产处置所得,在支付安置职工等费用后,其剩余部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破产法》)的规定清偿债务。
六、关于关闭或破产企业所属公共设施移交地方后补偿问题
关闭或破产企业所办学校、医院、生活公用等单位及设施带职工成建制移交当地政府管理,按关闭或破产企业上年实际支付费用由中央财政给予3年的一次性补助。对企业供水、供电、供暖发生变化所需调整费用,中央财政不予补助。
七、关于关闭或破产企业所需的职工安置等项经费来源问题
企业关闭或破产后,职工安置等项经费首先用企业土地作价、资产变现解决;不足部分用中央财政核定给企业的亏损补贴支付(其中,煤炭企业扣除固定费用后,抵顶3年,3年后指标不收回,用于其他煤炭企业解困);再有不足,由中央财政补助。在具体操作中,应避免出现亏损补贴“一女二嫁”。其他方面所需费用由地方政府负担。
八、关于企业关闭的操作问题
企业关闭后,为防止非银行债权人追索债务,请国务院法制办牵头,尽快制定有关企业关闭的条例或办法。在条例或办法出台前,凡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企业关闭,均比照《破产法》和《补充通知》的有关规定执行,由企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在关闭清算期间向法院申请司法保护。


2001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