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居民因私出境购买调剂外汇的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4 03:56:09   浏览:908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境内居民因私出境购买调剂外汇的规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


境内居民因私出境购买调剂外汇的规定
1991年11月1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境内居民用汇和境内居民因私出境用汇参加调剂的暂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为便利经批准因私出境的境内居民用汇,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境内居民,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中国公民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定居的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
第三条 境内居民出境探亲、出境定居、赴台湾探亲、赴港澳地区会亲、自费留学、自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用汇,凭有关出境批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当地分局指定的银行购汇。
第四条 申请购买调剂外汇须提交下列证件:
一、已办妥前往国家有效入境签证的护照和出境登记卡;
二、前往港澳交通行证或往来港澳通行证;
三、定居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提供注有“侨”字的外国人居留证和注有返回签证的护照或外国人出入境证;
四、出境定居者还须提供县级(包括县级)以上单位证明。无工作单位的,须提供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证明。
第五条 购买调剂外汇标准:
一、出境探亲:
零用费购汇标准:
1.去澳门的购买20美元;
2.去香港的购买40美元;
3.去香港、澳门以外的购买60美元;
4.乘坐火车、轮船者按乘坐天数另加每人每天零用费7美元。
二、出境定居:
1.离休金、退休金、离职金、退职金、怃恤金的人民币金额,可全额购买外汇,其中离职金不足购买200美元的,可购买200美元;
2.在境外定居后,其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怃恤金凭境外定居证明和有效的生存证明每半年可购买一次调剂外汇;
3.无工资收入的境内居民可购买200美元。
三、出境留学:
自费出境留学,其零用费比照出境探亲的标准购汇。
四、台属探亲、会亲:
1.赴台湾探亲的,购买400美元;
2.赴港、澳地区会亲的,购买150美元。
五、其他需要购买调剂外汇标准:
1.境内居民自费出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作学术报告、被聘任教等,如邀请方不负担旅途零用费,可凭邀请函、电、工作单位证明及出境批件,按出境探亲零用费标准购汇;
2.境内居民缴纳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的会员费和测试外语水平的报名费(如“托福”考试,“GRE”考试)按实际费用购汇。
六、购买国际飞机票、火车票、船票的购汇标准:
1.银行按航空、铁路、船运部门提供的票价,准予出境人员购买自出境地抵达目的地票价的外汇。
2.赴港、澳、台人员不批给交通费。
第六条 银行应严格按规定出售外汇。对违反本规定者,将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通报,或停止代办居民外汇调剂业务,并按《违反外汇管理处罚施行细则》予以处罚。
第七条 本规定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八条 本规定自1991年12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浙江省兵役义务费社会统筹办法(已废止)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


浙江省兵役义务费社会统筹办法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


(1995年11月3日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1995年11月8日公布 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增强全民兵役义务观念,均衡兵役义务负担,做好兵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兵役义务费,是指依法统筹的用于义务兵及其家属优待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训练误工补贴的经费。

本省行政区域内兵役义务费的筹集、管理、使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兵役义务费根据以支定收、均衡负担的原则,以县(市、区)为单位,实行社会统筹。
第四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兵役义务费社会统筹工作。
民政部门主管义务兵及其家属优待工作;兵役机关主管民兵预备役人员训练误工补贴工作。
财政、审计、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兵役义务费的社会统筹工作进行管理、审计、监督检查。
第五条 兵役义务费的统筹:
(一)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其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一定比例统筹的兵役义务费;
(二)乡(镇)统筹费中提取的适龄公民兵役义务费。
第六条 兵役义务费的下列事项,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一)年度兵役义务费统筹总额;
(二)向企业、个体工商户统筹的具体标准;
(三)乡(镇)统筹费中提取的具体比例。
对确有困难的企业,经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减免兵役义务费。
统筹的兵役义务费不足统筹总额的,其不足部分,由县(市、区)人民政府采取其他措施予以解决。
第七条 各类企业交纳的兵役义务费可在成本费用中列支。
第八条 向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统筹的兵役义务费由税务部门负责收取,财政部门按预算外资金统一管理,实行先收后用、专户储存、专款专用。
第九条 兵役义务费用于优待和误工补贴的分配比例,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优先保证优待需要、合理兼顾补贴的原则确定。
第十条 农村入伍的义务兵及其家属的优待金,按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农村劳动力年人均收入的百分之七十标准发给;城镇入伍的义务兵及其家属的优待金,按不低于上年度当地职工年人均收入的百分之七十标准发给。
在边防海防等条件艰苦地区服现役的义务兵及其家属的优待金,按高于当地优待标准发给。
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对从本地、本单位入伍的义务兵及其家属,可在执行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另行给予优待补贴。
第十一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训练期间的误工补贴,按当地职工或同等劳动力的相应收入发给。
第十二条 优待金按兵役法规定的服现役期限发给。超期服役的,凭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通知继续发给。
第十三条 享受优待金的义务兵家属户籍迁移的,经办理优待金转移手续,当年优待金由迁出地发给,次年起由迁入地发给。
第十四条 兵役义务费收取、管理、发放的具体办法,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办法规定的原则制定。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截留、挪用兵役义务费的,除责令退回款项外,由有关部门按规定权限对单位负责人或主要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市(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对本办法的贯彻实施情况定期组织检查,协调解决贯彻实施中的问题,并向同级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1995年11月8日

劳动部办公厅对大连市劳动局《关于劳动合同制职工发放生活补助费的请示》的复函

劳动部办公厅


劳动部办公厅对大连市劳动局《关于劳动合同制职工发放生活补助费的请示》的复函
劳动部办公厅



大连市劳动局:
你局《关于劳动合同制职工发放生活补助费的请示》(大劳外字〔1991〕133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职工因违纪被解除劳动合同,该职工在本企业工作的前一个或几个合同期的生活补助费是否计发的问题。我们意见,按照《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的规定,劳动合同制职工因违纪被解除劳动合同,不应发给该职工在本企业的前一个或几个合同期的生
活补助费,因该职工在本企业的前一个或几个合同期并没有被解除合同,不存在发给生活补助费问题。
二、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职工劳动合同期满又符合退休条件,在办理退休手续时,是否发给生活补助费的问题。我们意见,在办理退休手续后,职工即可在当地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按月领取退休费,所以,企业不应再对其发放生活补助费。



1991年11月17日